吊空喷涂线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 吊空喷涂线

口腔医保控费逻辑和对市场的全面影响

发布时间:2025-04-17 作者: 吊空喷涂线

详情介绍

  本文基于2025年2月28日国家医保局最新发布的“《口腔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政策解读(全国统一口腔医保收费目录正式对外发布)。结合到目前为止所颁布过,包括“种植牙集采和专项治理”等所有有关政策的分析。帮大家整理,总结口腔医保控费的逻辑结构和可能对市场造成的影响。

  本次政策明确了最新(除种植项目)口腔所有收费项目,总计114项,加上2023年落地执行的15项种植类收费项目,总计:129项。如果分解所有“加收”和“扩展”项总计187项。和以往医保目录相比,如浙江省于2024年颁布的最新口腔医保收费目录近800项相比,收费项目减少了70%。

  1)防止医疗机构通过串换项目收费,自定替代项目加价,分解项目等办法来进行多收费。

  2)将同质的收费项目打包合并,防止机构通过设定过多的同质项目进行差异化收费。

  比如去年浙江省颁布的收费目录中“固定修复”栏里包括“冠修复(全冠)”“冠修复(半冠)”“冠修复(3/4冠)”“嵌体修复”“固定桥”“固定桥(粘结桥)”“复杂冠桥修复”等7个项目,而最新的医保目录中只用“固定体固定修复费”一个项目就包含了以上所有的固定修复项目(不含桩核修复)。

  3)部分原来目录中有的项目如“显微根管治疗术”“显微根管外科手术”被剔除,而原来是特需项目的如“预防性拔牙窝组织封闭费”“全口牙齿漂白费” “口腔无回吸辅助治疗费”等全部变成医保目录项目。通过剔除一些高的附加价值非必需项目避免高收费,和将必要性特需项目划进医保目录进行定价的方法实现控费。

  大家能想象一下,未来3-6个月的时间里,当医生打开电脑上医保收费目录,映入眼帘的总共也就129项收费项目!以往的收费逻辑和结构将彻底消失。无论是医生还是其他岗位人员面对如此精简的收费目录,一定很难再有任何机会去提升收费金额。

  有了全国统一收费目录作为前提,实现口腔全面技耗分离收费模式就成为了现实。一直以来耗材在口腔收费中,占据了很重要的“角色”。特别是种植,修复,正畸三个专科项目,基本是以治疗中所用的耗材作为费用高低的衡量标准。而实现技耗分离的收费结构后,医保目录中只有技术服务收费项不含任何耗材收费项。

  2022年以种植牙集采作为开端,种植,修复,正畸耗材基本全部进入集采目录。通过对高值耗材的带量集中采购,能轻松实现耗材50%或以上的降价。而医疗机构则必须执行0加价的原则,以进货价和患者结算。

  去年个别城市慢慢的开始尝试对低值耗材进行定价管理。也就是除去种植,修复,正畸三个项目,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耗材根据指定成本价格进行核算。

  比如天津去年所公布的政策,光固化树脂充填技术服务费43元/洞,材料费则为20元。每牙治疗费用总和不超过166元。

  而根据本次政策要求除了集采目录的耗材,所有技术服务收费项目的定价均含耗材消耗,不再计价。

  比如还是树脂补牙这一个项目,新目录中的收费目录中只有:“牙体缺损直接修复费(常规树脂补牙)”“前牙形态修复费(复杂)”2个项目,一旦定价确定,未来补牙的耗材费就不能另外收取,实行“一口价”收费原则。

  除了进入集采目录包括种植,修复,正畸所涉及的高值耗材执行0加价,和遵守“一口价”的牙体牙髓,牙周,外科等含有低值耗材项目,执行不计价的收费原则外。口腔收费项目中还有诸如:骨粉,骨膜,支抗钉,美白剂等其他未进入集采目录的高值耗材。而这些耗材又该如何收费呢?

  根据本次政策要求,只要是医保目录收费项目所涉及的耗材,原则上这些“高值耗材”全部遵守0加价原则。也就是医疗机构只能按照进货价和患者进行结算。

  “本指南所称“基本物质资源消耗”,指原则上限于不应或不必要与医疗服务项目分割的易耗品,属于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应当使用的、市场行情报价和使用数量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医用耗材,包括但不限于各类消杀用品、储存用品、清洁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垃圾处理用品、冲洗液、润滑剂、灌洗液、棉球(卷)、棉签、纱布(块)、绷带、护垫、衬垫、手术巾(单)、治疗巾(单)、治疗护理盘(包)、注射器、压舌板、滑石粉、防渗漏垫、标签、操作器具、冲洗工具、镍钛链、口腔印模材、咬合纸、引流条、修复体粘接剂、窝沟封闭剂、耗材粘接剂、充填材料、根管封闭剂、盖髓材料、一次性口杯、一次性吸唾管、氧化锆、银锶制剂、酚制剂等。基本物耗成本计入项目价格,不另行收费,除基本物耗以外的其他耗材,按照实际采购价格零差率销售。”

  有了技耗分离的收费结构,和完善的制度设计。接下来就是对所有收费项目进行定价。本次收费目录的定价参考2023年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最终定价首先由北京市公布最高定价(预计在未来2-3个月内公布),以此作为全国指导价,再由各个地方省级医保局制定符合各地消费水平的最终定价(和种植项目定价过程一样)。

  虽然最终价格目前还未尝所知,但是根据以往各个省份颁布最新医保收费目录的价格来参考,降价幅度应该会比较明显。

  由于医保合规监管慢慢的变严格,对一家医保定点的民营口腔医疗机构而言未来医保合规成本将会大幅度提升。

  首当其冲的是以公立口腔医疗机构为主的医保定点机构,原则上民营医保定点机构按照公立同样条件进行监管。

  1)营收下降:根据以上分析可以预测医保定点口腔医疗机构的营收将有一定的概率会下降。真实的情况是,即使是医保定点口腔医疗机构,总营收中统筹账户的营收占比一般也就只有20%,个人账户在20%~30%,而自费占比是50%~60%。但是由于定价机制一旦形成,所有通过医保目录报价的项目整体收费水平都将下降,因此营收结构虽然不会改变,但是营收总和还是有可能下降。

  那么非医保定点的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是否就不可能会受到影响呢?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消费的人逐渐养成先刷统筹,再刷个人最后考虑自费的消费习惯(见下文),没有医保定点资格的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可能会面临患者量骤减的局面,因此导致营收下降。

  2,对患者的影响: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截止到2023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33486.9万人,参保率超过95%‌‌。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37193.88万人,参加城镇和乡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96293.02万人‌。其中只有参加职工医保的人同时拥有统筹和个人二个账户。今天在诸如“小红书“”B站“”抖音”等流量平台上,充斥着大量讲授和分享如何用医保实现看牙“自由”的视频。

  可见老百姓慢慢的开始体会和意识到本次医保改革的红利。在此趋势下相信会有更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医保看牙。在控费的集采上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口腔项目进入到甲类项目,让我们消费者实现真正的“免费看牙”。

  3,对产业的影响:本次政策落地将会对产业造成非常深刻的影响。大多数表现在按照目前的控费逻辑,无论是公立还是民营都会产生从未有过地想要控制材料,技工成本支出的动力。几乎所有涉及高值耗材的供应链和技工加工都将面临极大的降价压力,而低值耗材的市场结构将会发生彻底的改变。(笔者就产业影响将以其他文章进行详细论述,这里不再展开)。

  最后,我们探讨本篇文章的终极问题:是否会导致口腔收费水平全面下降?笔者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和大家进行探讨:

  1,因项目而异:种植集采和专项治理似乎并没有对口腔整体收费水平造成多大的影响。相比政策控费,反而是行业无序内卷导致种植项目收费水平直线下降。那么是不是能够认为,本次政策落地不会导致口腔收费水平全面下降呢?

  之所以种植专项治理并没有对口腔整体收费造成太大的影响,还在于对大多数口腔医疗机构而言,种植项目的营收占比实际上并不高。而本次控费针对的项目包含所有口腔治疗项目。其次,以往的医保目录虽然也是国家定价,但是存在通过耗材收费,叠加项目收费等方式提升金额的空间。而这次“史上最严”的收费目录,基本打掉所有能轻松实现多收费的空间。特别是营收占比较大的修复和正畸项目和综合项目中的高值项目,预计都会有较大幅度降价。所以对整体营收影响应该会很大。

  政策指向还是要解决公立医院收费较高问题。一直以来口腔消费市场都是以公立医院收费标准作为整体市场的“价格锚点”。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无论是医保定点还是非医保定点通常也都会采取和公立医院持平或者更低的收费策略。本次政策落地势必会导致公立医院收费金额大幅度下调,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也一定会倒逼民营口腔医疗机构跟随降价。

  如上文所述,消费者逐渐养成先用统筹账户支付,再用个人账户支付,最后考虑自费看牙的消费习惯。按此逻辑医保定点的口腔医疗机构首先承接大部分市场需求,而受制于医保控费压力,整体收费水平下降的趋势在所难免。

  当然逐步发展就会导致非医保定点的医疗机构由于患者量下降而不得不选择更加惨烈的内卷模式,则会促进推动价格下降。

  虽然本次政策改革将会给行业带来非常大的变革,但长久来看是创造了让口腔医疗服务行业能轻松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契机。伴随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国力发展,拥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中产富裕人群也会慢慢的变多,追求高品质,个性化,满足情绪价值需求的看牙患者也将慢慢的变普遍。

  预计在政策落地,市场分化逐渐形成,行业进入可预期阶段后,超过30%的市场占有率将由这些消费者所创造。但却可以为行业带来超过80%的利润。而满足这部分需求的一定是高质量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笔者相信迟早有一天,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定价普遍会比医保定价高!

  “价格”定位属于社会医疗保障,满足的是功能需求。“价值”定位则来自消费者的高意识和信任,满足的是情绪需求。你选择哪一条发展路径呢?提升认知,掌握方法,一键预约全部精彩直播:


Copyright 2021 杏彩彩票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商至信 鲁ICP备2021002052号-1

关闭

口腔医保控费逻辑和对市场的全面影响

详细介绍

  本文基于2025年2月28日国家医保局最新发布的“《口腔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政策解读(全国统一口腔医保收费目录正式对外发布)。结合到目前为止所颁布过,包括“种植牙集采和专项治理”等所有有关政策的分析。帮大家整理,总结口腔医保控费的逻辑结构和可能对市场造成的影响。

  本次政策明确了最新(除种植项目)口腔所有收费项目,总计114项,加上2023年落地执行的15项种植类收费项目,总计:129项。如果分解所有“加收”和“扩展”项总计187项。和以往医保目录相比,如浙江省于2024年颁布的最新口腔医保收费目录近800项相比,收费项目减少了70%。

  1)防止医疗机构通过串换项目收费,自定替代项目加价,分解项目等办法来进行多收费。

  2)将同质的收费项目打包合并,防止机构通过设定过多的同质项目进行差异化收费。

  比如去年浙江省颁布的收费目录中“固定修复”栏里包括“冠修复(全冠)”“冠修复(半冠)”“冠修复(3/4冠)”“嵌体修复”“固定桥”“固定桥(粘结桥)”“复杂冠桥修复”等7个项目,而最新的医保目录中只用“固定体固定修复费”一个项目就包含了以上所有的固定修复项目(不含桩核修复)。

  3)部分原来目录中有的项目如“显微根管治疗术”“显微根管外科手术”被剔除,而原来是特需项目的如“预防性拔牙窝组织封闭费”“全口牙齿漂白费” “口腔无回吸辅助治疗费”等全部变成医保目录项目。通过剔除一些高的附加价值非必需项目避免高收费,和将必要性特需项目划进医保目录进行定价的方法实现控费。

  大家能想象一下,未来3-6个月的时间里,当医生打开电脑上医保收费目录,映入眼帘的总共也就129项收费项目!以往的收费逻辑和结构将彻底消失。无论是医生还是其他岗位人员面对如此精简的收费目录,一定很难再有任何机会去提升收费金额。

  有了全国统一收费目录作为前提,实现口腔全面技耗分离收费模式就成为了现实。一直以来耗材在口腔收费中,占据了很重要的“角色”。特别是种植,修复,正畸三个专科项目,基本是以治疗中所用的耗材作为费用高低的衡量标准。而实现技耗分离的收费结构后,医保目录中只有技术服务收费项不含任何耗材收费项。

  2022年以种植牙集采作为开端,种植,修复,正畸耗材基本全部进入集采目录。通过对高值耗材的带量集中采购,能轻松实现耗材50%或以上的降价。而医疗机构则必须执行0加价的原则,以进货价和患者结算。

  去年个别城市慢慢的开始尝试对低值耗材进行定价管理。也就是除去种植,修复,正畸三个项目,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耗材根据指定成本价格进行核算。

  比如天津去年所公布的政策,光固化树脂充填技术服务费43元/洞,材料费则为20元。每牙治疗费用总和不超过166元。

  而根据本次政策要求除了集采目录的耗材,所有技术服务收费项目的定价均含耗材消耗,不再计价。

  比如还是树脂补牙这一个项目,新目录中的收费目录中只有:“牙体缺损直接修复费(常规树脂补牙)”“前牙形态修复费(复杂)”2个项目,一旦定价确定,未来补牙的耗材费就不能另外收取,实行“一口价”收费原则。

  除了进入集采目录包括种植,修复,正畸所涉及的高值耗材执行0加价,和遵守“一口价”的牙体牙髓,牙周,外科等含有低值耗材项目,执行不计价的收费原则外。口腔收费项目中还有诸如:骨粉,骨膜,支抗钉,美白剂等其他未进入集采目录的高值耗材。而这些耗材又该如何收费呢?

  根据本次政策要求,只要是医保目录收费项目所涉及的耗材,原则上这些“高值耗材”全部遵守0加价原则。也就是医疗机构只能按照进货价和患者进行结算。

  “本指南所称“基本物质资源消耗”,指原则上限于不应或不必要与医疗服务项目分割的易耗品,属于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应当使用的、市场行情报价和使用数量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医用耗材,包括但不限于各类消杀用品、储存用品、清洁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垃圾处理用品、冲洗液、润滑剂、灌洗液、棉球(卷)、棉签、纱布(块)、绷带、护垫、衬垫、手术巾(单)、治疗巾(单)、治疗护理盘(包)、注射器、压舌板、滑石粉、防渗漏垫、标签、操作器具、冲洗工具、镍钛链、口腔印模材、咬合纸、引流条、修复体粘接剂、窝沟封闭剂、耗材粘接剂、充填材料、根管封闭剂、盖髓材料、一次性口杯、一次性吸唾管、氧化锆、银锶制剂、酚制剂等。基本物耗成本计入项目价格,不另行收费,除基本物耗以外的其他耗材,按照实际采购价格零差率销售。”

  有了技耗分离的收费结构,和完善的制度设计。接下来就是对所有收费项目进行定价。本次收费目录的定价参考2023年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最终定价首先由北京市公布最高定价(预计在未来2-3个月内公布),以此作为全国指导价,再由各个地方省级医保局制定符合各地消费水平的最终定价(和种植项目定价过程一样)。

  虽然最终价格目前还未尝所知,但是根据以往各个省份颁布最新医保收费目录的价格来参考,降价幅度应该会比较明显。

  由于医保合规监管慢慢的变严格,对一家医保定点的民营口腔医疗机构而言未来医保合规成本将会大幅度提升。

  首当其冲的是以公立口腔医疗机构为主的医保定点机构,原则上民营医保定点机构按照公立同样条件进行监管。

  1)营收下降:根据以上分析可以预测医保定点口腔医疗机构的营收将有一定的概率会下降。真实的情况是,即使是医保定点口腔医疗机构,总营收中统筹账户的营收占比一般也就只有20%,个人账户在20%~30%,而自费占比是50%~60%。但是由于定价机制一旦形成,所有通过医保目录报价的项目整体收费水平都将下降,因此营收结构虽然不会改变,但是营收总和还是有可能下降。

  那么非医保定点的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是否就不可能会受到影响呢?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消费的人逐渐养成先刷统筹,再刷个人最后考虑自费的消费习惯(见下文),没有医保定点资格的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可能会面临患者量骤减的局面,因此导致营收下降。

  2,对患者的影响: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截止到2023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33486.9万人,参保率超过95%‌‌。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37193.88万人,参加城镇和乡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96293.02万人‌。其中只有参加职工医保的人同时拥有统筹和个人二个账户。今天在诸如“小红书“”B站“”抖音”等流量平台上,充斥着大量讲授和分享如何用医保实现看牙“自由”的视频。

  可见老百姓慢慢的开始体会和意识到本次医保改革的红利。在此趋势下相信会有更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医保看牙。在控费的集采上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口腔项目进入到甲类项目,让我们消费者实现真正的“免费看牙”。

  3,对产业的影响:本次政策落地将会对产业造成非常深刻的影响。大多数表现在按照目前的控费逻辑,无论是公立还是民营都会产生从未有过地想要控制材料,技工成本支出的动力。几乎所有涉及高值耗材的供应链和技工加工都将面临极大的降价压力,而低值耗材的市场结构将会发生彻底的改变。(笔者就产业影响将以其他文章进行详细论述,这里不再展开)。

  最后,我们探讨本篇文章的终极问题:是否会导致口腔收费水平全面下降?笔者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和大家进行探讨:

  1,因项目而异:种植集采和专项治理似乎并没有对口腔整体收费水平造成多大的影响。相比政策控费,反而是行业无序内卷导致种植项目收费水平直线下降。那么是不是能够认为,本次政策落地不会导致口腔收费水平全面下降呢?

  之所以种植专项治理并没有对口腔整体收费造成太大的影响,还在于对大多数口腔医疗机构而言,种植项目的营收占比实际上并不高。而本次控费针对的项目包含所有口腔治疗项目。其次,以往的医保目录虽然也是国家定价,但是存在通过耗材收费,叠加项目收费等方式提升金额的空间。而这次“史上最严”的收费目录,基本打掉所有能轻松实现多收费的空间。特别是营收占比较大的修复和正畸项目和综合项目中的高值项目,预计都会有较大幅度降价。所以对整体营收影响应该会很大。

  政策指向还是要解决公立医院收费较高问题。一直以来口腔消费市场都是以公立医院收费标准作为整体市场的“价格锚点”。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无论是医保定点还是非医保定点通常也都会采取和公立医院持平或者更低的收费策略。本次政策落地势必会导致公立医院收费金额大幅度下调,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也一定会倒逼民营口腔医疗机构跟随降价。

  如上文所述,消费者逐渐养成先用统筹账户支付,再用个人账户支付,最后考虑自费看牙的消费习惯。按此逻辑医保定点的口腔医疗机构首先承接大部分市场需求,而受制于医保控费压力,整体收费水平下降的趋势在所难免。

  当然逐步发展就会导致非医保定点的医疗机构由于患者量下降而不得不选择更加惨烈的内卷模式,则会促进推动价格下降。

  虽然本次政策改革将会给行业带来非常大的变革,但长久来看是创造了让口腔医疗服务行业能轻松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契机。伴随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国力发展,拥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中产富裕人群也会慢慢的变多,追求高品质,个性化,满足情绪价值需求的看牙患者也将慢慢的变普遍。

  预计在政策落地,市场分化逐渐形成,行业进入可预期阶段后,超过30%的市场占有率将由这些消费者所创造。但却可以为行业带来超过80%的利润。而满足这部分需求的一定是高质量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笔者相信迟早有一天,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定价普遍会比医保定价高!

  “价格”定位属于社会医疗保障,满足的是功能需求。“价值”定位则来自消费者的高意识和信任,满足的是情绪需求。你选择哪一条发展路径呢?提升认知,掌握方法,一键预约全部精彩直播: